警惕!這七大飲食習慣正悄悄'喂'出癌細胞,靈芝輔助抗腫瘤

2024-09-15

腫瘤,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緊密相連,而在眾多影響因素中,飲食因素以其獨特的地位,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估計,我國59.8%的胃癌、56.5%的結直腸癌、48.5%的食管癌和35.2%的肝癌其背后均有不當飲食的陰影,且這一趨勢仍在加劇。


警惕七大不良飲食習慣

“喂出”癌細胞的溫床


“癌從口入”從不只是一句嚇人的話,經研究和調查統計發現,在諸多飲食習慣中,“煙酒咸霉燙油甜”這七大不良飲食習慣正與癌癥風險升高密切關聯。


吸煙,30%的癌癥都與其相關


作為肺癌的頭號元兇,吸煙還與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等多種癌癥緊密相關。目前,科學研究已確認,煙草煙霧中含有69種致癌物,能直接損傷細胞,引發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癌癥。


酒精,隱藏的致癌因子


每18個癌癥病例中,就有1例與酒精脫不了干系。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2007年就將酒精列為I類致癌物。酒精在體內轉化為的乙醛,是酒精致癌的關鍵物質,它不僅影響乳腺、直腸、結腸等多個器官,還顯著提升了這些部位癌癥的發病率。


高鹽,胃癌的隱形推手


過量攝入食鹽不僅會導致胃粘膜損傷和萎縮,還會增加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升高胃癌的風險。


此外,國人常吃的腌制食品中高鹽與亞硝酸鹽更是雙重威脅。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會轉化為亞硝酸胺,是一種公認的強致癌物質,能夠顯著增加胃、腸道以及胰腺等消化系統器官發生癌變的可能性。


黃曲霉毒素,劇毒致癌物


花生、玉米、堅果等食物發霉時出現的黃曲霉菌,在2012年就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明確定為1類致癌。其產生的黃曲霉素毒性極強,是砒霜的68倍,即使是加熱,黃曲霉素也要到 280℃以上才會分解,日常烹飪很難將其殺滅。


過燙飲食,食管癌的溫床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經過評估認為:超過65℃的熱食,屬2A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食道黏膜嬌嫩,長期過燙飲食造成的食管局部炎癥和熱刺激,會導致破損的食道黏膜不能及時愈合,慢慢地演變成食道癌。


油炸烹飪,健康殺手


食物在油炸、燒烤等烹飪過程中不僅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會被破壞,同時食物脂肪焦化產生的熱聚合反應與蛋白質的結合也易產生苯并芘等高致癌物。


糖分,癌細胞的能量源泉


長期過量攝入糖分不僅促進肥胖的形成,還加劇胰島素抵抗現象,進而擾亂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削弱免疫功能,為腫瘤細胞的滋生與擴散提供溫床,顯著增加了腫瘤發生風險。


靈芝多途徑狙擊癌細胞

輔助抗腫瘤


然而,腫瘤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多因素交織過程,除飲食外,遺傳、環境、生活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某些特定病原體感染等多重因素也都與腫瘤密切相關。


因此,在探討腫瘤的預防與治療策略時,必須采取一種全面而綜合的視角。日常在重視飲食調整的同時,也應關注其他潛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其影響。


而在這股探索浪潮中,靈芝——這一承載著悠久歷史與神秘色彩的中藥材,憑借其獨特的抗腫瘤特性,逐漸從古老典籍中走出,成為現代健康領域的新星。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靈芝能夠從多途徑起到抗腫瘤的作用,其具體作用機制可分為兩大類:直接作用機制和間接作用機制:


首先,直接抗腫瘤機制主要體現在:靈芝能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有效影響其生長和遷移。具體而言,靈芝能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自噬,阻滯腫瘤細胞生長周期,以及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


其次,間接抗腫瘤機制則側重于靈芝在調節機體整體狀態方面的作用。靈芝能夠顯著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發揮抗氧化作用,并有助于調節糖代謝,從而多方面的間接抑制腫瘤發展。


此外對于腫瘤患者而言,靈芝還可與放化療治療聯用,有效提高放化療功效,減輕放化療不良反應。


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觀察復方靈芝孢子油對5180荷瘤小鼠經5-Fu化療后外周血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抑瘤率及免疫器官質量的影響。發現荷瘤鼠在單獨應用5-Fu后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數量的明顯降低,而復方靈芝孢子油聯合5-Fu后可對抗5-Fu引起的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細胞、血小板的減少,且各組的抑瘤率明顯高于5-Fu 組,從實驗的角度證明了靈芝對腫瘤放化療治療具有減毒增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香醫生公眾號.癌癥最愛的 7 個字,小心「喂」出癌細胞.2024-09-07.

[2]張文君,宋揚,胡揚,等.靈芝抗腫瘤作用及其配伍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23,54(16):5390-5398.

[3]陳長華,方泰惠,許立等. 復方靈芝孢子油對S180荷瘤小鼠化療后的減毒增效作用研究[J].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4(2):127-129. DOI:10.3969/j.issn.1000-5005.2008.02.019.


注:本文旨在介紹科學研究進展,不做治療方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