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丨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靈芝對結直腸癌的調控作用被揭示→
結直腸癌,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癌癥,在老年人,特別是老年男性中最為高發。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2位,新增病例數量高達51.71萬例,并以每年4.2%的速度快速增長,這一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的2%。
更為嚴峻的是,結直腸癌在早期階段常常悄無聲息,缺乏明顯的癥狀,導致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進入中晚期,錯失寶貴治療機會。據估算,結直腸癌患者的死亡率高達19.6%,對公眾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發布了《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這類惡性腫瘤防治水平、規范篩查和早診早治流程提供了權威的指導和依據。
炎癥性腸病
結直腸癌高危風險因素
方案中提到,結直腸癌的成因除了遺傳這一內在因素外,其發病還與紅肉及加工肉類的過量攝入、煙酒的不良嗜好、肥胖、糖尿病以及日益嚴重的炎癥性腸病等因素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我國炎癥性腸病的發病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據報道,近五年來,炎癥性腸病的病例數已激增至上世紀90年代同期的八倍之多,一躍成為我國消化科領域的常見病種,顯著加劇了我國結直腸癌的防控難度。
為此,加強炎癥性腸病患者的防控與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是減少結直腸癌發生率的關鍵措施。
中華瑰寶靈芝
結直腸癌的天然調控者
自然界有哪些天然成分對結直腸癌的調控有幫助?科學家在深入研究過程中發現,靈芝這一珍貴藥材因其多重生物活性和藥理作用,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特別是其在抗炎、抗癌領域的潛力和作用機制被逐步揭示。
1、靈芝與炎癥性腸病(抗炎)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發表的研究《靈芝多糖對葡聚糖硫酸鈉誘導小鼠潰瘍性結腸炎的干預效應》揭示,靈芝多糖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的顯著潛力。
研究指出,靈芝多糖能夠有效減輕小鼠模型中的腸道損傷程度,并強化腸上皮屏障的防御功能。
具體而言,相較于對照組,接受靈芝多糖治療的小鼠其結腸組織內促炎細胞因子——包括IL-6、IL-1β及TNF-α的水平顯著降低,而抗炎細胞因子IL-10則顯著升高,且這種變化呈現出劑量依賴性的趨勢。
這一發現不僅表明了靈芝多糖在調節腸道局部炎癥環境方面的積極作用,還進一步闡釋了其通過精細調控炎癥因子網絡來抑制過度炎癥反應、促進腸道免疫穩態恢復的作用機制。
02、靈芝與結直腸癌(抗癌)
今年4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菌類藥材研究所科研人員在研究靈芝多糖減弱直腸癌轉移機制中有了新發現:靈芝多糖作為一種天然活性成分,展現出強大的抗癌潛力,特別是針對腫瘤微環境中至關重要的癌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
癌相關成纖維細胞具有促進腫瘤增殖、侵襲、免疫逃逸、轉移等作用,而靈芝多糖能夠顯著抑制癌相關成纖維細胞的過度增殖,更能通過誘導其凋亡,從根本上削弱了其促進腫瘤惡性行為的能力,有效遏制癌相關成纖維細胞活性,從而進一步抑制腸癌細胞轉移,其作用機制可能與 TGFβ1/Smad2 信號通路相關。
參考文獻:
[1]鄭榮壽, 陳茹, 韓冰峰, 等. 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 中華腫瘤雜志, 2024, 46(3):221-231.DOI: 10.3760/cma.j.cn112152-20240119-00035
[2]李艾欣,于靜文,于肇麒,等.靈芝多糖對葡聚糖硫酸鈉誘導小鼠潰瘍性結腸炎的影響[J/OL].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1-13[2024-09-06].
[3]李芳,羅舒,余夢瑤,等.靈芝多糖通過減弱癌相關成纖維細胞活性抑制腸癌轉移的作用研究[J/OL].沈陽藥科大學學報,1-16[2024-09-06].
注:本文旨在介紹科學研究進展,不做治療方案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