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冬天尿酸值更易升高?有哪些天然成分能調降尿酸→

2024-12-21

高尿酸人群的天塌了!


冬天竟然會導致人體尿酸值更易升高!


且更易誘發痛風等代謝性問題……


這背后是什么緣由呢?


冬季尿酸水平為何更易出現強波動?


· 冬季影響尿酸值的四大因素 ·

1、冬季氣溫影響


早前研究發現,溫度會影響尿酸鹽晶體的沉積與溶解。當溫度為37攝氏度時,尿酸鹽的溶解度為408μmol/L;當溫度為30攝氏度時,尿酸鹽的溶解度下降至268μmol/L。另外,冬季寒冷本身就會使人體血液循環減慢,再加上尿酸鹽溶解度下降,尿酸鹽便更加容易沉積。


2、冬季血壓影響


據2022版《高血壓伴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指出,高尿酸血癥是高血壓常合并的一種代謝紊亂。2021年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33785例高血壓患者中,高尿酸血癥總患病率為38.7%。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微血管損傷,損傷腎臟,增加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同時在腎臟缺血缺氧的條件下,黃嘌呤氧化還原酶及其同工酶會轉化為黃嘌呤氧化酶,也會促使尿酸生成增多。此外,肥胖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其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活性增強,還會導致尿酸清除能力下降,血尿酸水平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因氣候因素,血壓往往比夏季更高且波動加劇,這對高尿酸患者而言構成了額外的挑戰。


3、冬季飲水量運動量減少


冬季,隨著氣溫的明顯降低,人們的日常習慣普遍出現調整,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是飲水量的縮減和運動量的減少。這些生活習慣的改變,直接關聯到尿酸排泄的兩大主要途徑——尿液和汗液的排放。


冬季人們因寒冷而減少飲水,導致尿液生成量相應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尿酸通過尿液的有效排出。同時,由于冬季戶外活動減少,運動量也隨之降低,這不僅影響了身體的整體代謝速率,還減少了通過汗液排泄尿酸的機會。


4、冬季飲食影響


在冬季,許多人傾向于選擇火鍋、熱湯等熱騰騰的食物來驅寒保暖,然而,這種飲食習慣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嘌呤的攝入量。嘌呤在人體內經過代謝過程,最終會轉化成尿酸,過多嘌呤攝入則可能造成體內尿酸積累。


· 如何預防冬季尿酸值升高 ·


1、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及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的攝入。


2、多喝水:保證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建議2~3升),促進尿酸排泄。


3、適度運動:高尿酸人群在冬季也應堅持適當運動,避免體重增加,同時促進尿酸代謝。


4、保暖防寒:高尿酸患者在寒冷的冬季應特別重視關節部位的保暖措施,以免低溫誘使尿酸鹽沉積增多引發痛風出現。


5、減少飲酒:尤其是啤酒和含果糖的飲料,這些都與尿酸升高密切相關。


6、定期監測尿酸值:特別是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病史的人,應定期檢測,必要時用藥物控制。


此外,針對尿酸值長期偏高的人群,冬季需特別警惕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應及時咨詢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


· 粵微蛹蟲草提取物調降尿酸機制 ·


通過合理飲食和健康管理可以幫助控制尿酸水平,但現代研究發現,一些天然物質還可以為身體調節帶來額外助力。其中,粵微蛹蟲草提取物因其獨特的營養成分和顯著的生物活性,成為高尿酸人群備受青睞的天然選擇。


粵微蛹蟲草提取物精選優質蛹蟲草品種,通過人工篩選、馴化及獨特的牛奶培養基培養后制得,其蟲草素≥1000mg/100g,經多項動物實驗研究證實,能有效調降尿酸水平、緩解痛風癥狀。


且已開發出三大發明技術專利:ZL 201410660797.8(一種蛹蟲草水提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ZL 201811313225.7(一種高腺苷含量的富硒蛹蟲草及其栽培方法與應用)及ZL 201711452746.6(一種治療高尿酸血癥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粵微科研團隊通過構建高尿酸血癥小鼠模型深入探討發現:富硒蛹蟲草不僅能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癥小鼠的血尿酸水平,還能顯著提升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強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此外,粵微蛹蟲草提取物在緩解痛風方面也同樣出色,粵微研究人員采用尿酸單鈉晶體誘導痛風模型大鼠深入研究發現,與痛風組相比,喂食粵微蛹蟲草提取物的大鼠,其關節腫脹程度得到明顯緩解,功能障礙指數降低,關節溫度也明顯下降,進一步證實粵微蛹蟲草提取物能有效緩解痛風癥狀。


目前,相關研究已成功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民族藥物學雜志(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及《藥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中。


參考文獻:

[1]徐立,劉若囡,時樂,等.溫度對離體條件下尿酸鹽結晶沉積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1,27(02):123-124.

[2]丁香園內分泌時間.高尿酸血癥 & 痛風:臨床必備 8 問答.

[3]姜一農.高血壓伴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22,30(11):1014-1019+1000.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2.11.004.


注:本文旨在介紹科學研究進展,不做治療方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