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臨床研究已經證實,白介素IL-1是一種典型的原發性炎癥細胞因子,其介導的腫瘤微環境炎癥,在促進癌癥發展(生長和轉移)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盡管白介素IL-1β及其受體IL-1R1被認為是癌癥治療的重要靶點,但目前已有的抑制劑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有限的療效。因此,尋找天然的替代抑制劑來抑制癌癥炎癥,可能會為新的治療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靈芝作為一種著名的藥用真菌,因其保健功效、延年益壽和抗癌特性而受到關注。靈芝酸A是靈芝中天然存在的三萜成分,被發現具有抗炎和抗癌活性。
一些研究表明,靈芝酸A通過作用于細胞受體來發揮抗癌作用,但其在腫瘤微環境中的抗炎機制尚不清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研人員研究了靈芝酸A與白介素IL-1β和其受體IL-1R1的相互作用,及其對人類癌細胞中IL-1β與IL-R1結合的影響。該研究運用了分子對接、分子動力學模擬、差示掃描熒光測定、細胞毒性測定、Caspase3活性和免疫熒光測定等方法。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靈芝酸A能夠結合并穩定白介素受體IL-1R1的結構域1和2。同時它還表現出熱穩定性,并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抑制著腫瘤細胞A549和HeLa細胞的生長。此外,靈芝酸A還展示了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活性,并顯著抑制癌細胞中IL-1β與IL-1R1的結合。
這些發現為靈芝酸A和白介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線索,并為開發針對炎癥腫瘤微環境的新型天然抑制劑提供了見解。該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1月成功發表在著名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分子結構雜志)上。
文章來源:https://doi.org/10.1016/j.molstruc.2023.137431
注:本文旨在介紹科學研究進展,不做治療方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