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腫瘤患者為什么需要口服營養補充?怎么選擇?

2023-10-20

“煲湯高營養,多喝總沒錯。”


“腫瘤患者應少吃,以免喂大腫瘤。”


“羊肉、海鮮是發物,癌癥患者不能吃。”


......


上述關于癌癥患者飲食的謠言,萬不可信!


事實上,癌癥屬于消耗性疾病,會和體內正常細胞搶奪營養。為能讓身體康復,必須保證營養全面,只有科學飲食,才能防止營養不良,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然而,很多患者卻走進了飲食誤區,最終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我國腫瘤患者營養不良

發生率高達80%


據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三甲醫院住院腫瘤患者總體營養不良發病率為80.4%,68.78%的腫瘤患者沒有獲得任何營養支持治療。


營養不良對腫瘤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涉及健康、心理、治療等多個方面:


1、機體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率風險增加,胃腸道對營養的消化吸收也會降低。


2、器官功能影響: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器官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機體骨骼肌、脂肪減少;降低呼吸肌和心肌功能,使內臟器官萎縮。


3、容易發生心理問題:有營養不良,可能需延遲治療時間或告知預后不理想或治療后需長時間臥床等,許多患者原本已經受腫瘤的打擊,雙重打擊下,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4、降低抗腫瘤治療療效:


  • 營養不良患者,手術預后變差、切口延遲愈合,術后易出現感染性并發癥。


  • 對于化療就會出現不良反應的增加,包括惡心嘔吐等消化道、血液體統的反應,如白細胞、血小板減少。


  • 營養不良的患者出現消化道粘膜炎的比率也會增加,常表現為糜爛和潰瘍的增加及加重。


5、生活質量降低:住院時長增加從而增加住院費用,同時還可能縮短生存期。


做好合理日常膳食

預防營養不良


食物多樣化,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建議腫瘤患者每日都攝入谷薯類、魚禽肉類、蛋奶豆類、蔬果類等食物,盡量每天攝入 12 種以上的食物。


胃口不好時,優先攝入營養密度高、喜愛的食物,通過少食多餐的方式攝入足量食物;存在吞咽困難時,可通過改變食物性狀,如各種新鮮食物破壁成勻漿膳,少量多餐進食,從而改善營養狀況。


1、高蛋白


腫瘤患者蛋白質消化大,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1.2-1.5g/kg,如60kg體重的成人,蛋白質攝入建議在70-90g。一般來說,每日一個雞蛋,一杯奶制品,一點豆類或豆制品,200-300g肉類(凈肉),基本可滿足每日機體蛋白質需要量。


值得一提的是,優先攝入富含優質蛋白且脂肪含量較少的食物,如魚、雞肉、蝦、豆制品,有條件情況下,每周吃1-2次深海魚,紅肉類(如豬牛羊肉等)攝入的頻次則少一點,盡量不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五花肉、動物皮等;


2、重視蔬菜和水果攝入


新鮮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在機體生理功能及抗腫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建議每日有300-500g蔬菜,200g左右的水果的攝入,優先選擇深色及十字花科類蔬菜。


3、飲食清淡


腫瘤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腌制、不新鮮、煎炸,以及油膩食物。


4、戒煙限酒


吸煙以及過量飲酒都是腫瘤的高發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腫瘤患者做到戒煙限酒十分重要。


口服營養補充推薦

全汲素高蛋白強化營養粉


腫瘤患者如在抗腫瘤治療期和康復期膳食攝入不足,且在經過飲食指導后仍不能滿足目標需要量時,應在臨床營養師及醫師指導下,進行口服營養補充(ONS)或管飼營養及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成人口服營養補充專家共識》中指出,ONS是一種有效的營養支持方式,可提供均衡的營養素以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同時國內外多個指南/專家共識也均指出:ONS是營養風險人群首選的營養干預方式,安全+有效!


全汲素高強蛋白營養粉,具備高蛋白質含量、高能量密度、魚油、高脂低碳、內含中鏈甘油三酯、19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多重營養特點,一袋補充全面營養。


可為多類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營養補給,如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風險的各類住院患者、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較低的患者、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高能量飲食的患者、有咀嚼和吞咽障礙的患者、虛弱或食欲不振的老年人、部分接受手術或放、化療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等。


注:本文旨在介紹科學研究進展,不做治療方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