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如何養生,一篇說清!
你感覺到了嗎?早晚氣溫變涼了一些?!叭穗S環境變”,是的,秋天到來后,不只是氣候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身體意識也會切換到“秋季模式”,對此我們就要把生活節奏調整過來,讓日常生活影響身體素質,幫助身體更舒適地過秋。今天,關于早秋的吃、喝、穿、住、運動,小編在這里一篇講清楚!
飲食調養
暑氣逼人的夏季幾乎耗盡了人體預存的能量,加上秋季天氣干燥陰冷,人體內的水分相對減少,若攝水量太少,會有損傷體內的平衡,可能會引起心血管、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對此,我們要多食用一些既能清熱作用又可滋陰潤燥食物,比如靈芝延伸的產品。
小編早在《立秋后的頭等大事,這樣做滋補又養肺》一文中證實過靈芝是滋陰潤燥的佳品,通過服用靈芝產品,能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增強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時還兼具補肺氣的功效,預防和減少呼吸道尤其肺部的疾病發生,是秋天飲食調養的首選。
而粵微科研人員也用靈芝孢子油作為原料做過許多的實驗研究,證實靈芝孢子油的作用效果可提升心臟射血功能和收縮功能,降低心室肥大;促使乳腺癌腫瘤細胞凋亡,提高機體抗腫瘤等;對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從根源上降低心衰基因的表達。(點擊對應功效可查看詳細研究論文報告)
總而言之,早秋用靈芝孢子油來調養身體是養生的明智之選。
增減衣服
早秋季節中午雖熱,早晚卻涼風習習,因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涼氣”的侵襲。但不要大汗淋漓之時脫衣,因為在大汗之后,汗孔開張,驟然脫衣容易受風,以致外邪侵襲人體。
《老老恒言·防疾》指出:“秋時大汗,莫遂衣”,否則“濕氣侵膚,亦足為累”。也就是說,秋季出大汗時候,應擦干身體后,及時更換衣服,不要讓衣服黏膩地附著身體,否則濕氣容易侵襲皮膚,嚴重情況下會累及腳部,引起皮膚疾病或者腳部位疼痛之類的病變。
另外,在衣料的選擇方面,應考慮穿著透氣性、吸濕性好的面料。這樣使得人體體表環境干爽透氣,利于皮膚呼吸。
謹慎起居
夏去秋來,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古人云:“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意思是,在秋天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一般來說,秋季以21~22點入睡、早晨5~6點起床為宜。
秋季初期天氣依舊悶熱,很多人仍像夏季一樣,使用空調來降溫。需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立秋后盡量不要在晚上睡覺時使用空調,因為立秋后雖然暑熱未盡,但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往往是白天酷熱、夜間涼爽,如在晚上睡覺時使用空調,容易使人出現身熱頭痛、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
另外,睡覺時也不宜對著門窗,避免受到冷風侵襲而致病。
加強運動調養
從初秋這個冷熱交替的時節開始進行耐寒鍛煉是提高身體免疫,調節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手段。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鍛煉,這不但是在進行好的“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為即將到來的寒冬作了充分的準備。
但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汗過多會導致出陽氣耗損。秋季鍛煉應以慢運動為主打,尤其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最好選擇平緩輕松、出汗較少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步行等。
保持室內一定濕度
秋季空氣中的濕度小,風力大,汗液蒸發得很快,易使人皮膚干裂,毛發也易脫落。故必須注意保持室內具備一定的濕度,因為干燥的空氣是造成灰塵、懸浮顆粒物漂浮增多的主要原因,而不能單獨存在的細菌,往往依附于懸浮顆粒物之上。溫暖、干燥的環境是許多病毒、細菌滋生及傳播的溫床,這時身體抵抗力較弱的人,就很容易受細菌、病毒侵害。
可以在室內添置一個加濕器來增加室內空氣濕度,如果家里有寶寶和老人,或是自身是易敏感體質人群,建議選擇自然蒸發型加濕產品,使用自來水蒸發更安全。
今天的早秋養生內容就到這里啦,如果喜歡,就用你可愛的手指頭,轉發鼓勵一下小編吧!關于秋季養生你還想了解什么呢?可以到評論區說說,小編很高興成為你“保姆級”的健康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