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骨質疏松、身高和體型、失眠、情緒波動、患高血壓和中風的機會增加……這些都和鈣有關。
『補鈣』雖說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卻值得重視。有很多朋友都以為,補鈣是老年人的專屬,所謂“年紀大、骨頭酥又脆”,但其實不然。
◆30歲以后鈣流失無法逆轉
我國人均鈣攝入量不足推薦量50%
有研究發現,人體的骨密度在25歲左右就會達到頂點,然后在30歲后就開始緩慢下降。隨著年齡增長,及時有效地補鈣,骨密度才會緩慢下降。而不補鈣,則會加速鈣的負平衡,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的出現。『補鈣』,年輕時就要開始。

如果將人體比作一座樓房,那么骨骼就是支撐樓房的墻體,而鈣就是墻體的磚塊。所謂骨質疏松,如同逐漸敲碎了房子的磚塊,日積月累,房子就可能倒塌。因此,科學補鈣非常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孕中后期和50歲以上的人群推薦鈣攝入量為1000mg),而《國際骨質疏松》雜志2017年發表了全球74個國家膳食鈣攝入量數據,中國人均每日膳食鈣攝入量僅為339毫克,剩下的鈣缺口自然要額外補充了。
◆切勿走進補鈣誤區
『鈣+維生素D』無法精準補鈣
在補鈣路上,我們往往容易走進誤區。常見如,坊間盛傳的喝骨頭湯“以形補形”式的補鈣、補鈣導致骨質增生、補鈣會造成膽腎結石或是胎盤老化……以上這些都是謠言。

長期以來,人們都靠補充鈣劑來防治骨質疏松,然而很多人發現效果并不理想。2016年,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Meta分析發現,補鈣不能改善骨密度,不能降低老年人的骨折發生率。2017年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稱,補鈣和維生素D并不能降低50歲以上中老年人骨折發生率。上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無論是補充鈣劑、維生素D,還是鈣劑+維生素D聯合補充均不能降低骨折的發生率。
傳統觀念認為,鈣在腸道的吸收比較困難,提高鈣在腸道的吸收率是補鈣的關鍵。維生素D能促進鈣結合蛋白的生成,從而促進小腸和腎對鈣的吸收和重吸收。傳統觀念認為,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提高血鈣就可以防治中老年人骨質疏松,促進兒童骨骼健康生長。

引鈣入骨示意圖(僅供參考)
然而,這種“老觀念”忽略了一個重要步驟,即血鈣需要精準遷移到骨骼才能“補骨”,僅僅提高血鈣是不能做到“引鈣入骨”的。那么如何做到“引鈣入骨”呢?關鍵在于補充維生素K?。
◆科學補鈣三要素
鈣+維生素D?+維生素K?
維生素K?是一種獨特的維生素,主要由腸道細菌合成,也存在于一些動物肉制品和發酵產品中,其中來源最豐富的就是納豆。它可以直接穿過血管壁進入骨骼、組織中,在體內發揮多種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助鈣成骨。
研究發現,維生素K?能活化成骨細胞分泌的未羧化骨鈣素,使其變成羧化骨鈣素,形成“鈣爪”,帶出血液中的鈣離子,使其沉積在骨骼中,從而促進骨礦化。維生素K?和D?合作,可以有效促進鈣吸收和鈣成骨,是補鈣的雙重保障。

維生素K?的益處多多
另一方面,維生素K?還能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促進破骨細胞凋亡,從而抑制骨吸收,起到減少骨質流失的作用。此外,維生素K?能夠智能調節鈣離子沉積,防止軟組織和血管鈣化,對動脈硬化、骨與關節病變、高血壓,以及帕金森癥都有良好的抑制和修復作用。
◆三位一體 精準補鈣
粵微牌鈣維生素D維生素K軟膠囊
綜上所述,精準補鈣需要有三大要素:
第一,是充足的優質鈣源;
第二,是維生素D?,促進良好的腸道鈣吸收;
第三,是充足的維生素K?,發揮『引鈣入骨』的作用,讓血鈣向骨鈣『精準遷移』。粵微重磅科研新品——鈣維生素D維生素K軟膠囊,一粒三補。每粒富含補鈣黃金搭檔:鈣、維生素D?、維生素K?,能做到精準補鈣。
本品在優選流體碳酸鈣(含量高達40%、易吸收)+維生素D?(促進腸道鈣吸收)的基礎上,特別添加了意大利諾斯公司MK-7類型維生素K?(納豆菌液態發酵),采用自主研發混懸制劑工藝研制而成,成分穩定有效。每兩粒維生素K?含量高達50μg,滿足每天所需。
補鈣是我們一生需要堅持的事情,也是減緩衰老的過程,即使年齡大了,補鈣也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鈣流失高危人群,如少年發育期的肥胖兒童、吸煙和飲酒人群、運動過量、受傷和手術后患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子宮、卵巢切除的女性、更年期女性、運動過量者……如膳食攝入鈣不足,也要注意日常補鈣哦。

即日起,粵微牌鈣維生素D維生素K軟膠囊正式登陸粵微門店,優惠詳情敬請咨詢門店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