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康肝臟到肝癌僅需3步!看靈芝如何全方位守護

2023-04-14

我國是全球肝病負擔最重的國家,肝臟病學雜志《2020年全球原發性肝癌癌癥負擔及2040年預測》:預計2020年至2040年間,每年肝癌新發病例數將增加55.0%,2040年將有130 萬人死于肝癌,比2020年增加56.4%。


如此高發多見的病魔,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禍害生命的呢?我們又能如何阻止事發呢?還不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下。


01、健康肝臟到肝癌有多遠?


健康肝臟到肝癌的演變,通常經過 3 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第一步:肝炎


肝部的炎癥有多種類型,其中引起肝癌最多的,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在這個階段中,可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接種、積極檢測、來治療“護肝四劍客”三部曲對抗肝炎的發展。


第二步:肝纖維化,肝硬化


肝損傷、肝臟炎癥的持續存在,導致肝臟漸漸失去彈性,慢慢變硬,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代償期肝硬化病情相對穩定,無并發癥,如果治療恰當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很多年。


第三步:肝癌


肝硬化之后,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清除變異的肝細胞,就可能會發生癌變。此時肝功能下降到 25% 以下,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到了肝癌、肝衰竭階段。


所以,無論是脂肪肝還是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都要做好長期管理,以免惡化到肝癌階段。


02、影響肝癌高發的因素?


因為肝臟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器官,各種不良生活習慣,都在不停地損傷它。而它從來不叫疼不叫累,寧愿帶著傷也在繼續工作,于是肝臟損傷持續惡化,最終釀成了肝癌。北京地壇醫院醫生王琦介紹: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對肝造成傷害。


?病毒感染,建議有肝病家族史的主動去醫院就診評估。


?長期大量飲酒。


?不良生活習慣,如常吃高脂高糖食物、熬夜等。


?亂用或錯用藥物,不遵醫囑自行停藥。


還有一個原因是患者本身沒有足夠重視肝病,身體不舒服,也覺得不是什么大事,忍忍就好了。平時很少體檢,沒有發現問題,或是得了肝炎的,怕麻煩、怕浪費錢等因素,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03、靈芝在保肝護肝中的多重作用


肝疾病的發生不是一朝一夕的,預防肝癌應盡量少喝酒、遠離霉變食物,養成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此外,科研人員也在自然界找尋到一款安全無毒副作用,且能高效養肝護肝的物種,那就是靈芝。具體研究如下:


北大林志彬教授在【藥學學報】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我國靈芝藥理研究現狀》,指出靈芝制劑可用于各種毒性肝炎治療。總有效率可達73.07%~97%,臨床痊愈為44%~76.47%。。


江蘇江陰市人民醫院還做了《靈芝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6例分析》,說明靈芝膠囊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理想藥物。


《湖南中醫藥學大學學報》中的《靈芝及其提取物減輕肝損傷作用的研究概況》一文中提到:靈芝及其提取物對:腫瘤化療肝損傷、酒精性肝損傷、乙肝病毒性肝損傷、肝硬化等均有一定上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現代預防醫學》發表的《靈芝孢子油增強小鼠免疫功能及護肝作用的實驗研究》更是直指:靈芝孢子油能明顯改善各類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的癥狀和體征,使肝功能趨于恢復正常。


粵微科研團隊針對靈芝養肝護肝作用,在《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Ganoderma lucidum》(靈芝酸性多糖的結構表征及保肝活性)研究中,成功揭示了靈芝粗多糖(GLP)通過改善氧化狀態對約束應激引起的小鼠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經大量的細胞、動物功效評價試驗論證,粵微科研團隊從靈芝身上,萃取出對化學性肝損傷具有輔助保護功效的靈芝孢子油成分。正值養肝季節,給肝寶貝補充一些靈芝孢子油,很有必要。


參考資料:

[1]《2020年全球原發性肝癌癌癥負擔及2040年預測》Rumgay H, Arnold M, 等,肝臟病學雜志2022年8月

[2]《以中國視角分析全球肝病流行病學與疾病負擔》,肖佳等,肝臟病學雜志(J Hepatol)2019年7月.

[3]《我國靈芝藥理研究現狀》林志彬,藥學學報第14卷第3期,1979年3月.

[4]《靈芝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6例分析》胡娟,江蘇江陰市人民醫院.

[5] 《靈芝及其提取物減輕肝損傷作用的研究概況》邱賽紅,黃湘珺,黃宇明,黃拓等.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6]《靈芝抱子油增強小鼠免疫功能及護肝作用的實驗研究》黃建康,王鳳巖等.現代預防醫學 2007 年第 34 卷第 7 期.

[7]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Ganoderma lucidum.Shaodan Chen, Xiaoying Guan, Tianqiao Yong, Xiong Gao, Chun Xiao, Yizhen Xie, Diling Chen, Huiping Hu,Qingping Wu.


注:本文旨在介紹科學研究進展,不作治療方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