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全國各地“陽”人群的發展,過度預防,濫用、亂用藥物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頻繁出現。而“藥物濫用”、“過度用藥、”“藥物傷肝”等相關話題也多次登上這幾天的熱搜。
小編在此呼吁:藥物服用,需要在專業醫師或藥師指導下使用!切勿濫用、亂用!要知道肝臟是藥物濃集、轉化、代謝的“化學加工廠”,是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場所。尤其是慢性病人群,長期吃藥對肝臟的傷害會更大,甚至出現肝臟炎癥、肝硬化和肝癌等問題。對此,我們更要警惕“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的致病因素?
1.藥本身
部分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具有肝臟毒性,攝入劑量越多,出現肝損傷的風險就越高。
2.用藥者
有的人對藥物成分過敏或者對藥物的代謝與其他人群不同,也很容易出現肝損傷;
3.濫用藥物
沒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而根據自己的經驗擅自服用,肝損傷的風險也很大。此外,一些不良的服藥方法也很傷肝。比如,過量服用某種成分、吃藥不“忌口”、迷信中藥和偏方、給兒童吃成人藥等等。
藥物性肝損傷分類!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徐小元教授表示,藥物性肝損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6個月內)和慢性(超過6個月),其中慢性藥物性肝損傷更不易被察覺。
一、急性藥物性肝病
患者通常在服藥后出現非常明顯的肝功能異常,潛伏期短則數日,長則數月。嚴重者可導致急性或亞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肝損傷急性發作時,有的患者可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癥狀,如乏力、胃口差、惡心、嘔吐,嚴重患者可出現皮膚、眼睛發黃、小便顏色加深等。還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同時伴有皮疹、發熱。
二、慢性藥物性肝病
如患者肝損傷持續超過6個月,意味著這種肝損傷可能轉化為慢性或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慢性藥物性肝損傷發生通常與長期服用一些特定藥物有關,臨床上可表現為長期、反復的肝酶輕度升高,多數患者可能并無明顯的癥狀。
避免藥物性肝損傷的方法?
◇不要盲目濫用藥物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大多藥物存在毒副作用。如果疾病不嚴重,應盡量避免服藥,對于成分不清的藥物,最好不要服用。
如果是處方藥,用藥之前仔細和醫生或藥師確認藥物的用法、用量、療程等。
◇食用靈芝護肝
良好的飲食習慣能起到一定的保肝護肝作用,且無毒副作用。靈芝是常見的滋補品,更是用作護肝的好選擇。我國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載:“靈芝,補肝氣、安神”。大量的現代科學研究也揭示了,靈芝及其精深加工產物,如酶法破壁的全靈芝孢子粉、靈芝孢子油等,在增強免疫力、保肝護肝等方面的活性功效顯著。小編在此展示部分科學研究報告。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現代預防醫學》發表的《靈芝孢子油增強小鼠免疫功能及護肝作用的實驗研究》便證實了:靈芝孢子油對小鼠細胞免疫功能和 NK 細胞活性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對CCl 4誘導的化學性肝損傷具有輔助保護作用。
《湖南中醫藥學大學學報》中的《靈芝及其提取物減輕肝損傷作用的研究概況》一文中提到:靈芝及其提取物對:①腫瘤化療肝損傷、②酒精性肝損傷、③乙肝病毒性肝損傷、④肝硬化等均有一定上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急診科等研究人員發現,靈芝多糖能夠緩解長期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和有效緩解肝損傷。
寧海縣第一醫院及浙江大學校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靈芝三萜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具有保肝調脂作用。由此可見,靈芝在保護肝臟方面,已成功取得許多科研成果。
護肝,選粵微靈芝孢子油
粵微源于50年權威科研機構——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自1998年創建以來,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建成國內領先的食藥用菌研發平臺,專業從事食(藥)用菌的功效硏究、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功能新產品(包括保健食品、營養食品、菇菌護膚品原料)開發和優新菌種選育及工廠化栽培技術推廣。
警惕藥物性肝損傷!安全護肝,首選靈芝孢子油
其中,粵微牌靈芝孢子油軟膠囊作為粵微公司的“王牌”產品,一直以來備受客戶喜愛。其靈芝總三萜≥25%,經動物實驗評價驗證,具有增強免疫力、輔助保護化學性肝損傷的保健功效。各位微友,在日常對抗病毒或康復治療階段,可以適當服用靈芝孢子油,為肝臟撐起“保護傘”。
參考文獻:
[1]黃建康,王鳳巖,黃瓊,蔡玟,譚劍斌,吳又桐.靈芝孢子油增強小鼠免疫功能及護肝作用的實驗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7(07):1272-1274.
[2] 邱賽紅,黃湘珺,黃宇明,黃拓.'靈芝及其提取物減輕肝損傷作用的研究概況.'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3] 胡娟. 靈芝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6例分析[J]. 職業與健康, 2003, 19(003):103-104.
[4] 孫艷輝, 張宏波. 靈芝多糖對急性酒精性肝損傷小鼠肝臟脂肪沉積及N LRP3炎性小體表達的影響[J]. 世界中醫藥, 2020, 016(006):842-845.
[5] 鮑琛,李莉.'靈芝三萜對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作用.'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201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