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丨粵微富硒蛹蟲草粉榮獲“第五屆天然新勢力之創新原料評選”源創配料獎

2022-07-15

近日,2022年“第五屆天然新勢力之創新原料評選”在海南海口成功舉辦。本次評選旨在挖掘出在原料、技術、應用方面的創新潛力,為整個行業賦能的天然健康產業企業,粵微專利技術產品“富硒蛹蟲草粉”經過海選、評審等多輪縝密評選,在136 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源創配料獎”。這份榮譽,對粵微科研團隊刻苦攻關、勇于創新的精神給予了肯定,也再次彰顯出粵微在食藥用菌領域雄厚的科研技術底蘊。


關于“富硒蛹蟲草”


本次獲獎的“富硒蛹蟲草粉”,由粵微新一代專利技術產品“富硒蛹蟲草”研制而成。


科研團隊從華南地區最大的野生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中篩選出優良的蛹蟲草菌株,利用納米硒專利技術(其基于多糖結構的特殊分子聚合體,制備多糖功能化納米硒,能有效提高納米單質硒的生物活性,解決納米硒的生物活性問題),通過生物轉化技術獲得富含硒代胱氨酸的富硒蛹蟲草。所得富硒蛹蟲草有機硒含量高(有機硒含量占總硒含量90%以上),且有機硒的主要形態為硒代胱氨酸(含量高達19%)。


“富硒蛹蟲草”的生理功能


緩解高尿酸血癥評價


粵微科研團隊通過灌胃次黃嘌呤聯合腹腔注射氧嗪酸鉀復制高尿酸血癥小鼠模型,探討富硒蛹蟲草對高尿酸血癥動物的血尿酸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富硒蛹蟲草能夠有效地控制次黃嘌呤+氧嗪酸鉀誘導的高尿酸血癥小鼠的血尿酸,并且能夠顯著的提升動物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緩解神經炎癥和腸道菌群失調


粵微與暨南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開展富硒蛹蟲草新型硒多肽對神經炎癥小鼠模型靶向腸道菌群干預大腦健康的“菌群-腸-腦”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顯示,從富硒蛹蟲草中分離得到的硒多肽VPRKL(Se)M(Se-P1)和RYNA(Se)MNDYT(Se-P2) 具有神經保護作用,可減輕LPS誘導的神經炎癥和認知功能障礙,緩解LPS誘導的腸道炎癥和腸道菌群失調。


同時,本次實驗證實,腸道內穩態、腸道菌群結構與神經炎癥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圖5-圖9)。由此可見,硒多肽(Se-Ps)對腸道及菌群的積極作用可能是其通過“菌群-腸-腦”軸改善神經炎癥和AD的潛在途徑之一。該研究結果對硒多肽(Se-Ps)在阿爾茨海默癥AD預防或治療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意義。本次研究結果也為食用菌活性物質的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


粵微始創于1998年,是由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及其科研人員組建而成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致力于珍稀食藥用菌的功效硏究、活性成分提取分離、野生菌種馴化和功能新產品開發。


公司建有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廣東省食用菌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博士后科硏工作站,構建了國內領先的環狀RNA、腸道菌群與增強免疫、抗腫瘤、抗衰老、降尿酸的功能研究平臺。依托于強大的科研優勢,業務向新興的醫學營養特醫食品領域延伸, 成立了“萬邁特醫”事業部。致力于針對中國人體質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研發生產,為臨床特殊需求人群的治療和康復提供更精準的營養支持,引領“富硒蛹蟲草粉”天然健康產業的發展,為整個行業賦能。


參考文獻:

[1]《食用菌學報》上(譚許朋, 梁慧嘉, 惲昊,等. 富硒蛹蟲草對高尿酸血癥小鼠的影響[J]. 食用菌學報, 2018, 25(3):7.)

[2]食品領域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上(中科院1區,Top,IF:5.279)(Novel Selenium-Peptides Obtained from Selenium-enrich Cordyceps militaris Alleviate Neuroinflammation and Gut Microbiota Dysbacteriosis in LPS-Injured Mice)